东师《学生学习心理与心理发展》2022年春学期在线作业1、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下列活动中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
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
C.用一个词来造句
D.荡秋千
2.当一位胆小的学生敢于主动向教师提问时,教师耐心解答并给予表扬和鼓励,教师的这种做法属于行为改变方法中的()。
A.强化法
B.消退法
C.示范法
D.行为塑造法
3.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A.人际关系
B.社会化人格
C.个性特征
D.社会适应能力
4.个体产生新奇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是()。
A.能力
B.创造性
C.认知
D.智力
5.根据适当过度学习原则,如果一个学生学10次刚好记住一个材料,那么他的实际学习次数应该是()。
A.5次
B.10次
C.15次
D.20次
6.下列关于学习策略的说法,错误的是()。
A.学习策略等同于具体的学习方法
B.学习策略是调节如何学习、如何思考的高级认知能力,是会不会学习的标志
C.学习策略不能与具体的学习方法截然分开,要借助具体的学习方法表现出来
D.只要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和调控方式均属于学习策略
7.能够提高操作性反应的概率的各种手段、措施叫()。
A.条件刺激
B.强化
C.无条件刺激
D.中性刺激
8.人们在解决疑难问题后的兴奋、激动和自豪等主要是()的表现。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激情
9.学生看完《哈利·波特》系列丛书后,头脑中出现哈利·波特的形象属于()。
A.无意想象
B.创造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10.王熙凤和林黛玉分别是()的气质类型。
A.胆汁质和粘液质
B.多血质和抑郁质
C.粘液质和抑郁质
D.抑郁质和胆汁质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1.下列学习策略中,属于资源管理策略的有()。
A.时间管理策略
B.心境管理策略
C.寻求支持策略
D.学习环境策略
12.中学生的学习动机的特点有()。
A.多元化
B.间接性
C.四维性
D.社会性
13.表扬对学习具有推动作用,但使用过多或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作用。下列选项属于有效表扬的是()。
A.针对学生的良性行为的表扬
B.明确学生的何种行为值得表扬,并强调导致表扬的行为
C.组合学习
D.同位学习
14.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和间接的反应。其基本形式包括()。
A.概念
B.判断
C.推理
D.比较
15.关于归因理论的表述,正确的是()。
A.长期消极的归因心态有碍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B.教师的反馈是影响学生归因的重要因素
C.归因理论是由罗杰斯提出的
D.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
16.下列选项中,属于组织策略的是()。
A.画线
B.记笔记
C.列提纲
D.画关系图
17.优秀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表现为()。
A.个人成就感
B.认为从事的教学活动很有价值
C.对学生有正向的期望
D.对学生的学习富有责任
18.根据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下列属于智慧技能的是()。
A.把小数换算成分数
B.认识时钟
C.使动词和句子的主语一致
D.写字
19.学习的定义可以从()几个角度去理解。
A.学习就是经验知识的获得
B.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C.学习的行为变化是相对一致的变化
D.学习是基于反复经验引起的
20.在合作教学法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包括()。
A.在上课前先决定并安排学生分好学习小组
B.评价学生的成就并帮助学生讨论他们的合作进展
C.监督合作学习小组的效率,适时介入以提供作业,协助或增进人际及团体技巧
D.清楚描述课程目标,解释作业及目标结构
三、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21.布鲁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意志目标三大领域。
22.气质影响人的活动方式与效率,是一个人选择职业的依据之一。
23.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的效果优于单纯的重复阅读。
24.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活动的心理调节机制方面的变化。个体的心理调节机制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心理因素构成。
25.韦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26.人本主义学者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自我实现的过程,与“自我”的形成无关。
27.斯金纳把人和动物的行为分为两大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28.注意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29.孩子每次按时上课均予以表扬的效果优于偶尔对孩子进行表扬的效果。
30.错觉是特定条件下必然会产生对事物的歪曲的知觉,是可以克服的。
31.提出“顿悟说”的学者是罗杰斯。
32.意义识记的效果不论在全面性、准确性、巩固性和速度方面都优于机械识记,机械识记没什么价值。
33.学生为了得到老师或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的动机是内部动机。
34.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35.“上行下效,耳濡目染”是班杜拉所强调的观察学习的具体体现。
36.在实际的教育情境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一定会发生自我应验的语言效应。
37.定势对解决问题有阻碍作用,也有推动作用。
38.小明看到别的同学努力学习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因此暗地决定要好好学习,这是个自我强化的过程。
39.儿童在明白“青菜”、“萝卜”等概念后,再学习“蔬菜”的概念,属于下位学习。
40.创造性思维就是力求获得创造性成果的思维。
学生学习心理与心理发展2022年春学期在线作业2题目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最能体现心智技能的是()。
A.骑车
B.跑步
C.写作
D.跳舞
2.被誉为心理学之父的人是()。
A.冯特
B.詹姆士
C.杜威
D.华生
3.以下对错觉的描述正确的是()。
A.错觉是一种歪曲的感觉
B.错觉与幻觉的本质是相同的
C.错觉利用主观努力可以克服
D.错觉不是全部消极的
4.在相同情景或条件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时候事倍功半,而换成其他人来教育时却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的作用。
A.定势
B.学习迁移
C.原型启发
D.功能固着
5.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综合反映是()
A.感觉
B.记忆
C.知觉
D.想象
6.下列解决问题的方法中,()是指能根据现有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相似关系,采取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A.算法式方法
B.启发式方法
C.手段--目的分析方法
D.爬山法
7.个体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作用,这就是()。
A.刺激分化
B.刺激泛化
C.刺激混淆
D.刺激类同
8.布鲁纳认为,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是()。
A.发现学习
B.掌握学习
C.接受学习
D.观察学习
9.将猫、狗、老鼠概括为“动物”,属于()。
A.辨别学习
B.概念学习
C.规则或原理学习
D.言语连接学习
10.人格的核心成分是()。
A.情感
B.意志
C.兴趣
D.性格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1.良好的记忆品质有()。
A.敏捷性
B.持久性
C.准确性
D.选择性
12.加涅按照学习的内容将学习分为以下几类()。
A.言语的学习
B.智慧技能的学习
C.认知策略的学习
D.态度的学习
13.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大多数心理正常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主要是()。
A.预防心理障碍
B.促进学生心理机能发展与完善
C.促进学生人格形成和完善
D.排除心理障碍
14.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迁移可分为()。
A.水平迁移
B.重组性迁移
C.同化性迁移
D.顺应性迁移
15.家庭教养方式分为()。
A.专制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关爱型
16.下列属于再造想象的是()。
A.樱桃小嘴
B.白日做梦
C.发明家设计将要发明的工具
D.根据描写,头脑中呈现阿Q的形象
17.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包括()。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实践性原则
D.综合创造原则
18.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A.材料的相似性
B.原有认知结构
C.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D.归因风格
19.小学生学习兴趣特点包括()。
A.最初对学习内容更感兴趣,以后逐步对学习外部活动更感兴趣
B.最初学习兴趣不分化,以后逐渐对不同学科产生不同兴趣
C.游戏因素在学习兴趣作用中逐渐降低
D.游戏因素在学习兴趣作用中逐渐增强
20.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有()。
A.发现教学
B.程序教学
C.情境教学
D.合作学习
三、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21.汉语拼音的学习,对后面英语字母的学习产生的影响属于负迁移现象。
22.将学习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3.学生为了得到老师或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的动机是内部动机。
24.审美需要是马斯洛提出的五种需要之一。
25.学生在看书时,用红色划出重点,以便重新阅读,这是利用知觉的整体性。
26.心理现象又称为心理活动。
27.性格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人的气质特征。
28.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的效果优于单纯的重复阅读。
29.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30.奖励是塑造行为的有效手段,因而奖励越多越好。
31.人在激情状态下认识和自信能力会减弱,所以总做错事情。
32.过度学习达到50%,效果最好。
33.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去集中化是形式运算阶段儿童思维成熟的最大特征。
34.先行组织者是卢梭提出来的。
35.学习是指由经验引起的个体相对持久的变化。
36.“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属于内在学习动机。
37.学校心理教育的中心应该是心理矫治教育。
38.顿悟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建一种心理完形。
39.去过几次小朋友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这是认知发展到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能做到的。
40.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统称为教师的人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