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2548929010
东北师范大学《积极心理学》22春学期在线作业1、2

时间:2022/5/17点击: 11759 次

[零零捌記]可做奥鹏院校所有作业、毕业论文。咨询请添加 微信:aopen008
 QQ:2548929010

​1.正念的内涵不包括()。

A.多注意的灵活控制

B.接纳的态度

C.将自我与外部世界联结

D.将“想法”与“事实”混为一谈

答案:D


2.在强化敏感性的系统中,哪个系统是由具有奖励性或欲求性的刺激信号激发,反映的是人们奖励敏感性的高低。()

A.行为抑制系统

B.行为趋近系统

C.对抗-逃离-僵化系统

D.惩罚系统

答案:B


3.问题的答案或者解决方法突然明晰起来,这是创造的哪个阶段?()

A.酝酿

B.准备

C.完成

D.洞悉

答案:D


4.关于心理复杂性,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随着年龄的增加,每一个人必定会拥有心理的复杂性。

B.心理复杂性强的特点是自动模式与努力模式的辩证统一,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平衡模式。

C.具有心理复杂性的人常常既有乐群需要,又有独处的需要。

D.具有心理复杂性的人很可能既尊重传统,又合理创新,能够很好平衡秩序性和新异性。

答案:A


5.根据计划行为理论,个人对特定行为及其结果的态度是()。

A.行为意向

B.主观标准

C.感知的行为控制

D.行为态度

答案:D


6.以下哪个条件在智慧发展中起到了统筹与引领的作用?()

A.主观能动性

B.良好的教育与文化背景

C.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

D.人格特质与情绪

答案:A


7.关于爱,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爱

B.爱是一种亲密关系

C.只要具有了承诺的爱情就是完美的爱

D.爱情三维理论中,激情是比较冷静的成分

答案:B


8.关于沉浸体验,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具有清晰的目标是沉浸体验的体验性特征

B.沉浸式体验中的控制感是个体有意识达成的

C.时间知觉的异常是沉浸体验的条件性特征

D.沉浸体验多半来自个人能力与任务难度间的平衡


9.积极心理学看来,人性具有什么样的特性?()

A.规定性

B.不可发展性

C.固定性

D.可能性


10.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未来自我?()

A.理想自我

B.现实自我

C.恐惧自我

D.预期自我


11.在“情绪调节的五步策略”中,消耗心理能量最多的策略是()。

A.情境选择

B.情境修正

C.注意分配

D.认知重评


12.关于自尊,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自尊是人们对自身价值的反思

B.自尊是个人对自己的较稳定的评价

C.自尊影响人们如何应对困难和挫折

D.自尊表达的是对自己的肯定的态度


13.下列哪项具体品格优势不属于“公正”品格优势?()

A.领导力

B.洞察力

C.公平

D.团队精神


14.下面符合健康的超越自卑的生活模式特点的是()。

A.我所做的一切努力是为了超越别人

B.依赖强者,从依赖对象那里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

C.我的价值感应与更多社会成员的幸福联系紧

D.回避那些会让我产生自卑感的人或事


15.以下哪种情况最不易产生沉浸体验?()

A.钢琴家演奏音乐

B.新手司机开车上路

C.庖丁解牛

D.慈爱的母亲喂养自己的孩子


16.积极情绪的进化意义是()。

A.攻击与逃跑

B.积累心理资源

C.帮助生存

D.拓展与建构


17.在情绪产生的哪个阶段进行情绪调节耗费资源最少?()

A.中期

B.前期

C.后期

D.任意时期


18.以下不是积极心理学宗旨的是()。

A.帮助人们发现存在的乐趣

B.帮助社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契约

C.帮助人在零和游戏中获胜

D.帮助人类实现对人性更深刻的理解


19.当发生坏事时,问问自己即便如此又会怎样呢?这属于哪种反驳不合理信念的方式?()

A.质疑假设

B.寻找证据

C.思考后果

D.重新解释


20.关于自恋的危害,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A.自恋的人自尊心更

B.自恋会破会人际交往的质量

C.自恋会增加风险行为

D.自恋者的情绪稳定性较差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21.下列属于无条件自尊者的特点的是()。

A.它不太关注自尊本身,行为动机是为了满足高层次的基本心理需求

B.它将消极反馈或失败经历当作是自己需要调整和提升的行动目标

C.它是一种脆弱的自尊,会导致过度依赖外部评价

D.它以自尊本身为行动目标


22.乐观对人生的影响,可以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A.避免产生无助感

B.充分发挥潜能

C.维持良好的健康习惯,增进免疫力

D.生活有更多的乐趣和动力


23.下面能够增强心理韧性的做法有()。

A.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B.利用品格优势应对挫折事件

C.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能

D.固着于小我的幸福观和人生目的


24.下面符合结构化活动特征的有哪些?()

A.目标明确

B.不具备挑战性与难度

C.任务清晰

D.反馈及时


25.正念练习训练培养我们()的态度。

A.接纳

B.不评判

C.自动化

D.刻板


2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积极情绪的作用只有让我们感觉良好。

B.积极情绪能改变思维的广度或边界。

C.积极情绪可以通过努力来提高。

D.消极情绪对人类来说只有坏处


27.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的特征包含()。

A.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行为要求作出基本的解释

B.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的感受

C.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鼓励学生的主动性

D.减少对学生的控制性行为


28.影响幸福感的因素包括()。

A.年龄

B.性别

C.社会比较

D.人格


29.在“情绪调节过程模型”中,属于针对个体主观进行改变的情绪调节策略的有?()

A.情境修正

B.注意分配

C.认知重评

D.反应调整


30.下面属于MCII 策略操作过程的有()。

A.思考想要完成的重要愿望。

B.思考愿望实现能给生活带来的最积极结果,并尽可能生动详细地想象与积极结果相关的事情。

C.思考阻碍实现愿望的关键障碍,并尽可能生动详细地想象与这个障碍相关的事情。

D.制订能够预防/克服这一障碍的“如果—那么”计划。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31.心理复杂性强的表现是可以从自动模式转变为主动模式()。


32.自尊是他人对自己的较稳定的评价()。


33.人们能通过处理之前的压力来培养心理韧性()。


34.品格优势应该是对他人有利,引人嫉妒的()。


35.先思考现实障碍,然后再想象期望的未来,有利于实现目标()。


36.生活问题的复杂是由过多不确定性叠加造成的,因此面对生活需要作出洞察、判断与提出可行建议的智慧()。


37.在嘈杂的环境中努力倾听某个人讲话不会消耗自我控制资源()。


38.在斯滕伯格的爱情三维理论中,完美的爱情,亲密、激情和承诺三种成分缺一不可()。


39.与他人的关系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来改善()。


40.“迎难而上”是冲突调节水平较高的表现()。




《积极心理学》22春学期在线作业2-0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改变悲观的解释风格,可以对()进行反驳。

A.事件本身

B.对事件的想法和解释

C.想法引起的感觉

D.想法引起的行为

答案:B


2.当发生坏事时,问问自己即便如此又会怎样呢?这属于哪种反驳不合理信念的方式?()

A.质疑假设

B.寻找证据

C.思考后果

D.重新解释

答案:C


3.以下哪种情况最可能获得沉浸体验?()

A.能力远远高于挑战

B.能力远远低于挑战

C.能力与挑战相平衡

D.能力略低于挑战

答案:C


4.关于自恋的危害,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A.自恋的人自尊心更

B.自恋会破会人际交往的质量

C.自恋会增加风险行为

D.自恋者的情绪稳定性较差

答案:A


5.在离婚发生之后的五年,生活满意度的趋势是()。

A.逐渐回升

B.继续下降

C.保持不变

D.继续下降或保持不变

答案:A


6.以下哪些话语,不利于教师构建“自主性”的课堂教学?()

A.创建接纳、鼓励、温暖和关爱的氛围

B.给予孩子自主管理和自主决策的空间

C.给学生留出充足的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

D.时刻关注教学进度,以完成教学任务

答案:D


7.下面哪个行为会消耗人们的自我控制资源()。

A.适当表达情绪

B.补充葡萄糖

C.集中注意力

D.听优美音乐


8.关于消极经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消极经历能被外部环境保护因素抵消

B.消极经历可以通过整合身边的可利用资源保持身心平衡

C.消极经历必然使人一蹶不振

D.消极经历可能成为成长的契机


9.提升认知灵活性有助于增强个体不反应的行为倾向,不反应不包括以下哪个含义?()

A.不卷入自己的想法和情绪

B.消极地接受一切想法和情绪

C.探究事物本质后再作出反应

D.不立即对环境作出冲动的反应


10.在“情绪调节的五步策略”中,消耗心理能量最多的策略是()。

A.情境选择

B.情境修正

C.注意分配

D.认知重评


11.小明学习只是为了考取好的大学,找到好工作,过上好生活,每天强迫自己学习不感兴趣的知识,则小明属于()。

A.忙碌奔波型

B.虚无主义型

C.享乐主义型

D.幸福型


12.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未来自我?()

A.理想自我

B.现实自我

C.恐惧自我

D.预期自我


13.下面符合健康的超越自卑的生活模式特点的是()。

A.我所做的一切努力是为了超越别人

B.依赖强者,从依赖对象那里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

C.我的价值感应与更多社会成员的幸福联系紧

D.回避那些会让我产生自卑感的人或事


14.在强化敏感性的系统中,哪个系统是由具有奖励性或欲求性的刺激信号激发,反映的是人们奖励敏感性的高低。()

A.行为抑制系统

B.行为趋近系统

C.对抗-逃离-僵化系统

D.惩罚系统


15.关于自尊,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自尊是人们对自身价值的反思

B.自尊是个人对自己的较稳定的评价

C.自尊影响人们如何应对困难和挫折

D.自尊表达的是对自己的肯定的态度


16.以下哪种情况更可能是心理复杂性的表现?()

A.作为主体更愿意表达和控制

B.作为受体,更愿意依赖、倾听,被动接受

C.既作为个体去表达,也可以以开放的态度去倾听他人

D.人们既不愿意去表达,也不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


17.关于爱,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爱

B.爱是一种亲密关系

C.只要具有了承诺的爱情就是完美的爱

D.爱情三维理论中,激情是比较冷静的成分


18.下列关于“结构化”活动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目标清晰、任务清晰、反馈及时

B.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C.需要参与者持续努力和专心致志的投入

D.教师全程指导并设置好各个环节的要求


19.根据计划行为理论,个人对特定行为及其结果的态度是()。

A.行为意向

B.主观标准

C.感知的行为控制

D.行为态度


20.下面不属于积极性共鸣必要性特点的有()。

A.共同的积极情绪

B.彼此熟悉对方,相互了解

C.彼此在意对方,相互关注

D.身体的生物化学反应以及行为动作产生了同步效应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21.心理韧性强的人具备以下哪种品格?()

A.同理心强的人,对他人的需要和感受能感同身受

B.善于情绪管理的人,能够抑制情绪冲动

C.计划能力强的人,回避面对逆境

D.持开放态度的人,在不同文化环境中行为恰当


2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沉浸式体验会把自我变得更复杂,带来自我的成长。

B.在工作中根本没有办法获得沉浸式体验

C.家庭生活也有可能带来沉浸式体验

D.被动的休闲比主动的休闲更容易获得沉浸式体验。


2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积极情绪的作用只有让我们感觉良好。

B.积极情绪能改变思维的广度或边界。

C.积极情绪可以通过努力来提高。

D.消极情绪对人类来说只有坏处


24.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的特征包含()。

A.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行为要求作出基本的解释

B.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的感受

C.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鼓励学生的主动性

D.减少对学生的控制性行为


25.评价智慧的标准包括哪些?()

A.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历,见识过很多类似的事件

B.不是经验主义,从当事人的立场理解问题

C.意识到不确定性的存在,并作出最符合实际的判断

D.知道自己的方案不是唯一正确的


26.了追寻更自由的人性发展道路,人应该努力摆脱哪些束缚?()

A.生物层面的基因操作

B.文化层面的社会环境

C.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D.挫折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7.根据心理疾病症的强弱和主观幸福感的高低,积极心理学划分出了哪些心理状况?()

A.部分病态

B.完全心理健康

C.完全病态

D.部分心理健康


28.心理复杂性的作用包括?()

A.使人更好地评估面临的挑战及自身的应对能力

B.使人能够更好地选择适宜的情景并回避一些不适宜的情景

C.使人能够更好的改变他人以获得更好的适应力

D.使人能够更善于改变自己以获得更好的适应力


29.下面不属于自主支持行为的有()。

A.教师征求学生的意见

B.教师做出“应该”的陈述

C.教师鼓励学生

D.教师直接讲授问题的答案


30.非评判的态度具有哪些特点?()

A.开放的

B.耐心的

C.热情的

D.无为的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31.可以通过干预个体内部韧性因子实现提升韧性的目的()。


32.心理韧性是可以提升的()。


33.“教师只表扬那些按照他的指令做事的学生”是自主控制行为()。


34.国家越富有,国民幸福水平就越高()。


35.高希望者倾向于设立回避目标,低希望者倾向于设立趋近目标()。


36.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人类实现对人性更深刻的理解()。


37.孩子在展现优势时不可以表扬,以防骄傲()。


38.我们心理修炼的目标是在主动模式与努力模式中切换自如,而不是偏向其中一种()。


39.有智慧的人会认识到事物的两面性,表现出非黑即白的态度()。


40.当孩子表现出某一品格优势时,家长应明确告诉孩子他(她)所具有这种品格优势()。



在线作业 离线作业 论文咨询 在线考试 旺旺客服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