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1秋学期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品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貌。
A.思想政治素质
B.道德素质
C.思想道德素质
D.法治素质
2.提高()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习近平指出,这个价值观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我们要把它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面,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A.文化软实力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
C.社会主义荣辱观
D.国家和平发展实力
3.检验信念的正确性和科学性的唯一标准是()。
A.真诚信仰
B.主观愿望
C.社会实践
D.科学理论
4.理想的超越性表现为 ()
A.同一定社会的历史的务件相联系
B.同一定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
C.能为社会大多数人谋利益
D.来源于社会现实又高于社会现实
5.()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A.共产主义理想
B.革命精神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D.时代精神
6.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A.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D.全国人大常委会
7.()是指反映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的行为自由,是法律所允许的权利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由其他人的法律义务所保证的法律手段。
A.法律权利
B.法律义务
C.法律责任
D.法律后果
8.()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A.道德的认识功能
B.道德的规范功能
C.道德的调节功能
D.道德的导向功能
9.理想在现实中产生,科学的理想和空想是不同的,其不同表现在()
A.科学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
B.科学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
C.科学理想对人们有巨大指导作用,空想没有指导作用
D.科学理想是人们头脑中构成出来的未来目标,空想是脱离事实的主观想象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为精神内核,全面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要求的、系统化的核心价值理论。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核心价值观
C.价值观
D.价值体系
11.()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2.()不是选择理想信念的标准。
A.要看它怎样对待理性和科学
B.要看它怎样对待现实生活
C.要看它怎样对待道德和精神追求
D.要看它怎样对待朋友。
13.以下关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正确的是()
A.需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要完全排斥西方文化带来的影响
C.要完全排斥中华传统文化
D.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良好,不需要继续弘扬
14.法治思维以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为依据来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体现的是法治思维的()
A.价值性
B.规范性
C.逻辑性
D.科学性
15.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
A.国家
B.民族
C.政府
D.外交部
16.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B.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C.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
D.人的欲望决定人生目的
17.()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A.爱国主义
B.改革创新
C.奋斗精神
D.斗争精神
18.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党都强调要处理好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重视发挥人的精神的能动作用,发扬光大中华民族重()的优秀传统。
A.伦理
B.社会
C.家庭
D.精神
19.追求崇高的理想需要坚定的信念。信念是()
A.一种单纯的知识或想法
B.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C.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桥梁和中介
D.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
20.青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对于大学生而言,就是要切实做到()、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言一行的基本遵循。
A.创新
B.勤学
C.改革
D.自立
二、多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45 分)
21.在我国,依法享有选举权的条件包括()
A.具有中国国籍
B.年满18周岁
C.依法享有政治权利
D.没有精神病
22.下列内容中,属于信念特征的是()
A.多样性
B.执着性
C.政治性
D.超越性
23.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价值
D.人生问题
24.法律制裁的种类有()
A.民事制裁
B.刑事制裁
C.行政制裁
D.违宪制裁
25.我国国徽上,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
A.镰刀
B.谷穗
C.齿轮
D.车轮
26.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为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C.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D.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27.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是()。
A.实现科学立法
B.实现严格执法
C.实现公正司法
D.实现全民守法
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A.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B.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C.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D.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9.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指出:“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并把伟大民族精神具体阐述为 ()。
A.伟大创造精神
B.伟大奋斗精神
C.伟大团结精神
D.伟大梦想精神
30.道德主要依靠()来发挥作用。
A.社会舆论
B.传统习俗
C.内心信念
D.自我意识
31.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下列说法体现了修德的是()
A.见贤思齐
B.格物致知
C.有过则改
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32.以下关于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
A.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B.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C.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D.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发挥思想道德的引领和教化作用,又要发挥法律的规范和强制作用。
33.“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这说明()
A.集体主义绝不允许有个人利益
B.集体主义不排斥个人主义
C.广大人民只有靠集体奋斗才能充分实现自身的正当利益
D.只有集体的事业兴旺发达,才能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充分实现
34.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理想可以分为() 等。
A.道德理想
B.职业理想
C.社会理想
D.生活理想
35.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因为()。
A.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B.中国精神是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
C.中国精神是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
D.中国精神包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三、判断题 (共 5 道试题,共 15 分)
36.只有法律占主导地位和起决定作用,法律才具有权威。()
37.个人品德在社会道德建设中具有基础性作用。()
38.法律的历史发展类型阶段有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社会主义法律。()
39.我国现行刑法是1997年颁布实施的。 ()
40.儒家把“仁”、“义”视为最高的道德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