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中国法制史19春在线作业1-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汉高祖曾命儒生叔孙通制定( ) 十八篇,贯穿了礼的精神。
A.《傍章律》
B.《越宫律》
C.《左官律》
D.《朝律》
2.( )时期 废除秦代三族罪及妖言令。
A.汉惠帝
B.汉文帝
C.汉高祖
D.汉景帝
3.中国古代传统法制的成熟、定型阶段是:
A.秦汉时期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明清时期
4.宋代创设的( )五刑的执行方法。改变了封建制五刑的执行方法
A.刺配
B.凌迟
C.折杖法
D.具五刑
5.清朝在广州设立的对外垄断代理商行称
A.申明亭
B.十三行
C.官本船
D.市舶司
6.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制定新法其中赵国制定了:
A.《法经》
B.“宪令”
C.“国律”
D.“刑符”
7.“贿选宪法”的正式名称是( )
A.《中华民国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C.《中华民国宪法》
D.《中华民国临时宪法》
8.秦代的“不直”、“纵囚罪”所属罪名类型是:
A.危害皇权罪
B.侵犯财产和人身罪
C.渎职罪
D.破坏婚姻家庭秩序罪
9.人民代表会议制确立于( )
A.工农民主政权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建立以后
10.汉代最高司法机关是
A.刑部
B.御史台
C.廷尉
D.司隶校尉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1.东汉时期三独坐”是 指
A.尚书令
B.御史中丞
C.御史大夫
D.丞相
E.司隶校尉
12.南京国民政府立法的重要特点有 ()。
A.标榜以孙中山的“遗教”作为立法根本原则
B.特别法多于普通法
C.蒋介石手令往往具有最高的法律
D.采取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的法
E.判决例、解释例以及习惯和法理也可成为司法审判的依据
13.唐一代,中央或地方如发生特别重大的案件,往往实行“三司推事”,三司包括 ( )。
A.大理寺卿
B.尚书令
C.刑部侍郎
D.中书侍郎
E.御史中丞
14.元代科举包括的级别是( )
A.乡试
B.差遣
C.会试
D.殿试
E.致仕
15.宋朝的法律形式主要有 ( )。
A.断例
B.指挥
C.事例
D.刑统
E.编敕
16.元代科举包括的级别是
A.乡试
B.差遣
C.会试
D.殿试
E.致仕
17.规定采取五院制政府体制的宪法性文件包括 ( ) 。
A.1925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
B.1928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
C.1931年《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D.1936年《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E.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18.汉律九章除《 法 经 》六篇外,还包括( )。
A.《户》
B.《兴》
C.《杂》
D.《具》
E.《厩》
19.秦代的定罪量刑原则有:
A.规定刑事责任年龄
B.确认主观意识状态,区分故意与过失
C.教唆同罪,累犯加重
D.自首减免刑罚
E.实行连坐和诬告把坐
20.从现有的史籍和秦简中 ,可以看出秦代的基本诉讼原则 有:
A.有罪推定原则
B.依法律和事实判决的原则
C.有条件的刑讯原则
D.证据原则
E.重罚原则
三、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21.秦代的经济法规中,有关农牧业管理与资源保护的法律有《田 律》 .
22.秦代诉讼中,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向司法机构提出诉讼的称为官诉
23.春秋初期,晋国开始正式公布成文法的标志是作“被庐之法”。
24.《大明律》在体例上分为九篇。
25.汉代最高司法机关是刑部。
26.汉代督促官吏及时发觉和缉捕盗贼的法律是越宫律 。
27.课是秦代的主要法律形式 。
28.西周时期审判案件时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一种观察方式是五 刑
29.“ 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 ”制定于1912年4月 .
30.清代兼理地方旗人民刑案件的机构是 理事厅。
31.现存《 唐律疏议 》为12篇30卷502条,其篇目名称及体例结构与隋《开皇律》相同。
32.秦代中央机构“三公九卿”中监察和亲理诏狱职能的职官是太尉
33.中华民国北京政府的诉讼审判制度主要特点有军事审判的 专横武断 。
34.三国两晋南北朝 时期,礼法结合体现在关于八议的规定。
35.西周时期的婚姻制度的重要原则是“一妻多夫制”.
36.“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其中惟终是故意的意思。
37.清代死刑的执行方式有立决与监候 .
38.明代由宦官主持的会审是 大审。
39.明代由宦官主持的会审是大审 .
40.汉代的买卖契约称之为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