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2022年秋学期平时作业2-0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98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表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
2.“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A.长期性
B.示范性
C.复杂性
D.创造性
3.学校课程和教学目标的直接依据是()。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培养目标#教育目标
4.由教育行政部门颁布、实施,有正规的进度与时间安排的课程属于()。
A.理想的课程
B.正式的课程
C.领会的课程
D.经验的课程
5.教育者在具体的现实环境中对有学习需要的人的身心施加影响的活动属于()。
A.制度化教育
B.非制度化教育
C.虚拟教育
D.实体教育
6.在”五育“中,各育实施的物质基础是()。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7.制定各级各类学校具体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依据是()。
A.教育思想
B.教育方针
C.教育目的
D.教育纲领
8.活动课程的倡导者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布鲁纳
9.被誉为 “可以与哥白尼日心说带来的革命相媲美,是教育史上最惊人的事件之一”的教育思潮是()。
A.教育现代化
B.教育终身化
C.教育民主化
D.教育法制化
10.当今社会的教育,有进一步将对青少年儿童的教育“成人化”的趋势,这一现象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
11.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每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种做法体现了()。
A.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B.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C.知行统一原则
D.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
12.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科学技术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生产力
13.教师组织学生到博物馆或工厂进行现场参观、访问,这属于()。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语言直观
D.感知直观
14.在”五育“中,起动力作用的是()。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15.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成一班,由一位教师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的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现场教学
D.复式教学
16.“孟母三迁”的故事表明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遗传素质
B.环境#学校教育
C.个体主观能动性
17.201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0》指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是()。
A.育人为本
B.改革创新
C.促进公平
D.提高质量
18.19世纪以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被引入教育研究,提升了教育学的科学性。将心理学中统觉观念应用于教学,强调教育学科科学性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斯宾塞
D.赫尔巴特
19.走进某校园,我们看到学生的艺术作品挂在走廊的墙壁上,制作的手工作品放置在展览区,嘉奖优秀学生的信息张贴在显眼的位置。这主要体现了道德教育的()。
A.说服教育法
B.情感陶冶法
C.实践锻炼法
D.榜样示范法
2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教学要遵循()。
A.循序渐进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21.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主要包括()。
A.道德教育
B.思想教育
C.政治教育
D.法制教育
22.分科课程的优点有()。
A.有助于突出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
B.有助于体现教学的专业性、 学术性和结构性
C.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
D.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律性、创造性和自学能力
23.“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施瓦布
B.布鲁纳
C.保罗?弗莱雷
D.布拉梅尔德
24.从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来看,教育目的论可以分为()。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内在目的论
D.外在目的论
25.一般来讲,制定教学原则的依据有()。
A.教育目的
B.教学过程规律
C.教学经验
D.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26.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结构应具有()。
A.综合性
B.均衡性
C.选择性#统一性
27.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免收()。
A.学费
B.杂费#书本费
C.伙食费
28.从整体上说,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
A.专业情意
B.专业知识
C.专业理想
D.专业能力
29.依据教育活动的存在形式,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
A.制度化教育
B.非制度化教育
C.虚拟教育
D.实体教育
30.隐性课程具有()。
A.非预期性
B.隐蔽性
C.广泛性
D.非系统性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31.在西方教育思想发展史上,夸美纽斯是第一个试图建立分科教学法的教育理论家。()
32.讲授法是注入式的方法,问答法是启发式的方法。()
33.师范教育就是培养师资的教育,因此,师范教育等同于教师教育。()
34.体育的本质功能是促 进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
35.遗传决定论认为遗传是决定人的发展的惟一的因素。()
36.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
37.选修课程的最大优点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
38.表现性评价是学生自我诊断、自我矫正、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39.课外辅导是上课的补充和延续。()
40.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教学原则就是教学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