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对文化的定义属于:
A.历史性定义
B.规范性定义
C.心理性定义
D.描述性定义
答案:D
2.“文”、“化”二字合用,最早见于我国的下列哪部古籍?
A.《易·系辞下》
B.《礼记》
C.《易·贲卦 》
D.《<周易>正义》
答案:C
3.英语中的“文化”,即“culture”原义是:
A.文化
B.耕作
C.影响
D.培养
答案:B
4.认为“城市给人留下的印象,首先是它那庞大而繁复的结构。但是,这种结构特性终究还是发端于人类特性的,就是人类特征的一种表现形式。”的学者是:
A.丹尼尔·J·布尔斯廷
B.帕克
C.阿多诺
D.斯诺
答案:B
5.德国哲学家康德给文化的定义是:
A.“有理性的实体为了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能力的创造。”
B.“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C.一个群体的文化是指这一群体所生活的社会遗传结构的总和,而这些社会遗传结构又因这一群体人特定的历史生活和种族特点而获得其社会意义。
D.“文化”是指某一特定时期的人们为试图达到他们的目的而使用的技术、机械、智力和精神才能的总和。“文化”包括人类为达到个人或社会目的所采用的方法手段。
答案:A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6.在文化管理方面,实行国家计划模式的典型代表是:
A.原苏联
B.改革开放前的中国
C.朝鲜
D.美国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文”字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B.“化”字本义是指事物动态的变化过程。
C.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
D.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物质和精神的全部产品,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的能力和精神产品。
8.文化事业管理的主体包括:
A.各级政府
B.文化行政部门
C.文化企事业单位
D.个人
9.斯诺提出的两种文化是指:
A.科学文化
B.物质文化
C.精神文化
D.人文文化
10.文化管理国家计划模式的主要缺点有:
A.片面强调文化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工具,忽视了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
B.轻视了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
C.文化行政机关拥有文化管理的一切权力和绝对的权威,以指令性手段管理文化单位,文化单位没有自主权,其积极性、创造性严重受挫。
D.文化经费来源单一,国家拨款有限,不利于文化事业的发展
11.以下属于文化的功能的是:
A.经济效益
B.对经济的服务
C.对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指导作用
D.对人类心灵的塑造作用
12.以下属于文化的经济功能的是:
A.经济效益
B.对经济的服务
C.对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指导作用
D.对人类心灵的塑造作用
13.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特点包括:
A.教育性
B.公益性
C.非营利性
D.营利性
14.下列哪些项属于“三层次说”中文化包括的内容?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行为文化
D.制度文化
15.文化管理多元复合模式的缺点有:
A.集权和分权的矛盾、放权和收权的冲突会给管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B.给协调工作造成较多问题
C.不利于抵御外来文化冲击
D.不利于经营文化产业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6.“三层次说”认为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
17.大众传播媒介是主要的文化生产者。
18.城市文化的结构包括物质层次、精神层次和制度层次。
19.“二层次说”认为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20.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政策是文化设施建设、文艺人才培养,对外文化交流、文物保护“四优先”
21.文化管理市场调节模式下,社会往往无力抵御外来有害文化的侵害。
22.在文化管理多元复合模式下,政府不直接参与文化管理。
23.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
24.文化管理市场调节模式不利于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形成统一的意志和思想。
25.文化堕距是指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在社会变迁速度上的时差。
《文化管理学》在线平时作业2-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文”、“化”二字合用,最早见于我国的下列哪部古籍?
A.《易·系辞下》
B.《礼记》
C.《易·贲卦 》
D.《<周易>正义》
2.德国哲学家康德给文化的定义是:
A.“有理性的实体为了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能力的创造。”
B.“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C.一个群体的文化是指这一群体所生活的社会遗传结构的总和,而这些社会遗传结构又因这一群体人特定的历史生活和种族特点而获得其社会意义。
D.“文化”是指某一特定时期的人们为试图达到他们的目的而使用的技术、机械、智力和精神才能的总和。“文化”包括人类为达到个人或社会目的所采用的方法手段。
3.在文化管理方面,实行国家计划模式的典型代表是:
A.美国
B.前苏联
C.德国
D.法国
4.两种文化是由下列哪位提出来的?
A.泰勒
B.阿多诺
C.斯诺
D.孔子
5.认为“城市是各种机构的集中地,它保存着各种档案,它的过去被载入史册,并被奉为神圣而加以珍藏。”的学者是:
A.丹尼尔·J·布尔斯廷
B.帕克
C.阿多诺
D.斯诺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6.促进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包括:
A.完善城市文化事业设施
B.完善政府城市文化管理体制
C.改善城市文化环境
D.科学制定文化政策,鼓励文化创新
7.文化政策的特点有:
A.文化政策是文化自我约束的反映
B.文化政策是国家文化意志的集中体现
C.文化政策是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
D.文化政策是随意的
8.文化事业管理的主体包括:
A.各级政府
B.文化行政部门
C.文化企事业单位
D.个人
9.中国文化基本政策包括:
A.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
C.“二为”方向
D.“双百”方针
10.以下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的主要职责的是:
A.研究拟定文化艺术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并监督实施。
B.研究拟定文化事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指导文化体制改革。
C.管理文学、艺术事业,指导艺术创作与生产,扶持代表性、示范性、实验性文化艺术品种、推动各门类艺术的发展;归口管理全国性重大文化活动。
D.拟定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指导、协调文化产业发展。
11.斯诺提出的两种文化是指:
A.科学文化
B.物质文化
C.精神文化
D.人文文化
12.以下体现了文化对经济的服务的是:
A.文化的管理功能
B.文化交流有助于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
C.文化的娱乐功能有助于缓解工作压力
D.对人类心灵的塑造作用
13.以下属于我国城市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是:
A.城市文化与城市建设不协调,存在滞后现象
B.城市文化个性不突出,趋同现象严重
C.城市文化抵御外来文化强烈冲击的能力弱
D.城市化中的城市文化发生缺损现象
14.以下属于我国城市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是:
A.城市文化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突出
B.城市社会成员缺乏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
C.城市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合理
D.缺乏合理有效的城市文化建设管理机制
15.我国的文化法包括:
A.《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C.《宪法》
D.《刑法》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6.文化对经济的服务体现在文化的管理功能、文化交流有助于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文化的娱乐功能有助于缓解工作压力。
17.促进我国城市文化建设要完善城市文化事业设施
18.“文”字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19.促进我国城市文化建设要科学制定文化政策,鼓励文化创新
20.文化管理国家计划模式有助于推动非营利性文化组织的迅速发展和壮大,集中人力物力在较短时间内培育出文化艺术精品。
21.文化交流有助于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
22.在文化管理多元复合模式下,对不同的文化事业或同一文化事业的不同层次,采用同样的管理体制。
23.我国城市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合理
24.城市文化的作用包括:激励作用、教化作用、增效作用。
25.美国人发出了“资本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的宣言。
《文化管理学》在线平时作业3-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首先提出“文化产业”一词的学者是:
A.本雅明
B.阿多诺、霍克海默
C.欧盟
D.英国
2.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对文化的定义是:
A.“有理性的实体为了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能力的创造。”
B.“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C.一个群体的文化是指这一群体所生活的社会遗传结构的总和,而这些社会遗传结构又因这一群体人特定的历史生活和种族特点而获得其社会意义。
D.“文化”是指某一特定时期的人们为试图达到他们的目的而使用的技术、机械、智力和精神才能的总和。“文化”包括人类为达到个人或社会目的所采用的方法手段。
3.认为“城市是各种机构的集中地,它保存着各种档案,它的过去被载入史册,并被奉为神圣而加以珍藏。”的学者是:
A.丹尼尔·J·布尔斯廷
B.帕克
C.阿多诺
D.斯诺
4.以下不属于我国城市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是:
A.城市文化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突出
B.城市社会成员缺乏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
C.城市没有文化
D.城市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合理
5.文化堕距是由下列哪位提出来的?
A.威廉·奥格本
B.泰勒
C.斯诺
D.阿多诺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6.以下体现了文化对经济的服务的是:
A.文化的管理功能
B.文化交流有助于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
C.文化的娱乐功能有助于缓解工作压力
D.对人类心灵的塑造作用
7.我国的文化事业法律体系包括:
A.宪法
B.文化法
C.其他相关法律
D.国际法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文”字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B.“化”字本义是指事物动态的变化过程。
C.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
D.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物质和精神的全部产品,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的能力和精神产品。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文明是文化的一个较高的发展阶段
B.德国学术界认为,文明是属于物质的、技术的、客观的;文化是精神的、信仰的、主观的。
C.文化是进步的,文明是落后的
D.文化与文明是一样的
10.以下属于文化的经济功能的是:
A.经济效益
B.对经济的服务
C.对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指导作用
D.对人类心灵的塑造作用
11.文化管理市场调节模式的特点有:
A.文化事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市场和社会力量的调节
B.政府不直接参与文化管理
C.政府主要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发布经济政策和民间文化机构和中介组织来间接管理文化事业
D.市场在文化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12.文化政策的客体包括:
A.文化政策问题
B.文化政策文本
C.文化资源
D.文化政策目标团体
13.下列哪些项属于“三层次说”中文化包括的内容?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行为文化
D.制度文化
14.文化管理市场调节模式的缺点有:
A.半官方和非官方的文化管理机构较多,容易造成管理权限的重叠混乱和管理工作的扯皮现象
B.不利于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形成统一的意志和思想
C.社会凝聚力差
D.无力抵御外来有害文化的侵害
15.文化事业管理的主体包括:
A.各级政府
B.文化行政部门
C.文化企事业单位
D.个人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6.宪法中关于公民文化权利的规定既是建立文化法律体系的依据和基础,又是文化法律体系的一部分。
17.促进我国城市文化建设要科学制定文化政策,鼓励文化创新
18.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两者不同步,于是就产生差距。
19.表演艺术产业主要包含演出团体、演出场所、演出中介机构和演出活动等要素。
20.泰勒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21.我国城市文化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突出
22.制度文化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确立的社会规范,包括制度、法规等。
23.德国哲学家康德给文化的定义是:“有理性的实体为了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能力的创造。”
24.文化管理国家计划模式的最大优势是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个庞大而严密的、条块结合的、封闭性的文化行政网络,有利于抵御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蚀,维护本国的文化安全和国家认同。
25.文化的超经济功能包括对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指导作用和对人类心灵的塑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