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2548929010
大工22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123

时间:2022/6/9点击: 610 次

[零零捌記]可做奥鹏院校所有作业、毕业论文。咨询请添加 微信:aopen008
 QQ:2548929010

1.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
A.对同一事物有两种不相容的判断
B.思想与客观事物的不相符合
C.对立双方相互联结、相互转化的趋势
D.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答案:D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A.灵魂
B.基础
C.前提
D.内涵
答案:A

3.真理作为一种()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
A.客观
B.主观
C.相对
D.绝对
答案:B

4.“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表达了()。
A.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需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B.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
C.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D.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
答案:A

5.《坛经》“时有风吹幡动,-僧曰风动,-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惠能关于运动的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之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不可分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答案:D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60 分)
6.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
A.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B.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
C.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
D.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7.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经达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A.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B.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
C.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
D.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8.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的联系。
A.固有的
B.本质的
C.必然的
D.稳定的

9.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
A.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D.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0.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皆本物之固然。”“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含静。”“动、静,皆动也。”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D.运动是静止的总和

11.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等方法。
A.归纳与演绎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与具体
D.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12.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这句话是()。
A.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B.否认静止的相对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论的观点
D.肯定联系的条件性的正确观点

13.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A.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
B.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4.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世界是否是辩证发展的问题
C.世界能否为人们所认识的问题
D.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

15.下列现象属于量变引起质变的有()
A.生产力的增长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B.在一定温度下鸡蛋孵出小鸡
C.由变异的积累引起旧物种到新物种的变化
D.同样的元素由于结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事物

三、判断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6.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17.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18.联系不具有客观性。

19.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0.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了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大工22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2-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资本主义地租是()
A.平均利润转化来的
B.超额利润转化来的
C.垄断利润转化来的
D.企业利润转化来的

2.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
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B.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
C.它具有计量单位
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指()。
A.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价值的价值形成过程
B.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值过程
C.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
D.转移价值的过程和创造价值的过程

4.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C.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5.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
A.前提
B.反映
C.基石
D.表现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60 分)
6.下列观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的是()。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B.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
D.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7.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主要表现在()
A.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B.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8.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A.危机
B.萧条
C.复苏
D.高涨

9.阶级斗争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作用是()。
A.历史的
B.静止的
C.固定的
D.变化的

10.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运用手中掌握的政府机构和()等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控制,使社会生活保持在统治阶级所制定的秩序要求之内。
A.军队
B.警察
C.法庭
D.监狱

11.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
A.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商品的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
C.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
D.价值围绕价格上下波动

12.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

13.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主要有()。
A.名义工资
B.实际工资
C.计时工资
D.计件工资

14.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交换价值和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
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15.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了()。
A.道德
B.艺术
C.宗教
D.哲学

三、判断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6.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17.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生产阶段。

18.商品的价值围绕商品的价格自发波动。

19.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20.一切商品只要转换成货币,商品使用价值以及价值的矛盾就能得到解决。
大工22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3-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2.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
A.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
B.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C.实行按需分配原则
D.实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体制

3.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依据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
B.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
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4.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也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A.目标
B.结论
C.前提
D.基石

5.空想社会主义根源于()世纪初。
A.16
B.15
C.14
D.17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60 分)
6.三大差别是指()。
A.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B.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差别
C.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7.关于共产主义理想,正确的观点有()。
A.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理论
B.共产主义的实现是极其渺茫的
C.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D.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经阶段

8.经济全球化表现的方式是多样性的,主要表现为()。
A.生产的全球化
B.贸易的全球化
C.金融的全球化
D.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9.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之所以必然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的原因有()。
A.从一个短时期看,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还能继续容纳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B.社会主义各国的生产力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水平都还没有全面超过资本主义国家
C.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要超过资本主义国家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D.资本主义社会具有某种自我调节能力,在短时期内能够缓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阶级矛盾

10.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不否定价值规律,因为()
A.垄断价格的形成只是使价值规律改变了表现形式
B.从整个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一致的
C.垄断高价是把其他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垄断高价的商品上
D.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不能完全离开商品的价值

11.金融寡头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等方式来对政府施加影响,并通过掌握()等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以左右国家的内政外交及社会生活。
A.新闻出版
B.广播电视
C.科学教育
D.文化体育

12.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有()。
A.消灭了剥削制度并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体系
B.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C.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在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13.19世纪初期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A.莫尔
B.摩莱里
C.圣西门
D.傅里叶

14.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明显表现有()
A.国际直接投资减少
B.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C.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D.国际金融交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量

15.垄断形成的原因()
A.生产高度集中的必然产物
B.资本分散
C.少数大企业为避免两败俱伤
D.规模经济效益促使少数大资本走向垄断

三、判断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是国际垄断同盟的高级形式。

17.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通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18.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是金融资本。

19.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

20.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上经历了四个时期。

在线作业 离线作业 论文咨询 在线考试 旺旺客服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