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形势与政策(5)》在线平时作业12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中国国际专利申请量保持全球( )。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2.中国创新人才规模居世界( )。
A.榜首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3.科技自立自强为统筹发展和安全提供坚强有力的“筋骨”支撑,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 )。
A.外在动力
B.关键动力
C.重要动力
D.内生动力
4.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这个主题是()。
A.为人民服务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维护世界和平
D.实现共产主义
5.“台独”是历史逆流,是( )。
A.不归路
B.正道
C.违背现实的错误选择
D.绝路
6.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 ),需要推动技术、人才、资金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A.主导作用
B.主体地位
C.导向作用
D.主导地位
7.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农村生活中,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重点任务,组织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其中,( )是人居环境整治的“细胞工程”和头等大事。
A.“道路革命”
B.“垃圾革命”
C.“厕所革命”
D.“房屋革命”
8.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三农”工作重心也发生了( )的历史性转移。
A.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B.全面推进农业振兴
C.全面推进农民振兴
D.全面推进农村振兴
9.2017年,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共计建设高校( )所。
A.133
B.135
C.137
D.139
10.一流大学建设的首要指标是()。
A.国际化和全球化
B.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
C.科技创新和价值驱动
D.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11.牵住( )这个“牛鼻子”,下好( )的“先手棋”,打好( )的“主动仗”,是我们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
A.科技创新
B.科技发展
C.科技自强
D.科技自立
12.两岸经济社会交流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从间接到直接、从单向到双向的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过程,已形成( )格局。
A.全方位
B.广范围
C.宽领域
D.多层次
13.坚定()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我们就一定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远充满蓬勃生机活力,在新的伟大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
14.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 )、( )、( )各领域。
A.基础教育
B.职业教育
C.成人教育
D.高等教育
1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我们( )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
A.不识变
B.不查变
C.不应变
D.不求变
三、判断题 (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16.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
17.1927年,党的五大决定成立中央监察委员会,专门负责党的纪律监察工作。土地革命时期,我们党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使党和军队赢得人民群众爱戴和拥护。( )
18.职业技术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素质教育的新突破,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是当代大学生绽放自我、展现风采的新平台,是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贡献的新经验。( )
19.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使得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站在理论的制高点上。( )
20.《反分裂国家法》为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该法于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给“台独”势力以强大震慑。( )
《形势与政策(5)》在线平时作业2-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2021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行。乡村振兴促进法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总结了这些年来我国“三农”工作的法治实践,是一部“三农”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
A.6 月 1 日
B.7 月 1 日
C.8 月 1 日
D.9 月 1 日
3.发挥( )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和宣传引导作用,推动更多学生创新创业。
A.高校教师
B.高校领导
C.高校辅导员
D.高校就业中心
4.1978年,针对当时“( )”的思想禁锢,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打破了长期以来教条主义的束缚,进行了理论上的正本清源和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恢复了思想建党的优良传统。
A.一个目标
B.三个坚持
C.三个一律
D.两个凡是
5.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其中“翻天覆地”阶段是指()年。
A.1921-1949
B.1949-1978
C.1978-2012
D.2012-至今
6.一流大学建设的首要指标是()。
A.国际化和全球化
B.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
C.科技创新和价值驱动
D.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7.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打造( )。
A.“科技王牌军”
B.“文化王牌军”
C.“创新王牌军”
D.“数字王牌军”
8.持续深化( ),努力建设一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
A.主流价值教育
B.职业技术教育
C.创新创业教育
D.知识体系教育
9.( )被置于新发展理念的首位,彰显了科技自立自强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A.协调
B.创新
C.开放
D.共享
10.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台海形势更趋( )。
A.日渐明朗
B.复杂严峻
C.统一有望
D.问题减少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11.落实好《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要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坚持学生中心,全面发展;( );( );( )。
A.坚持服务需求,成效导向
B.坚持完善机制,持续改进
C.坚持分类指导,特色发展
D.坚持职能细化,精细管理
12.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够做到像中国共产党一样,承担如此艰巨的责任、拥有如此雄厚的实力。更为可贵的是,中国共产党仍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进行( )、( )、( ),增强执政能力,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在为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
A.自我组织
B.自我完善
C.自我革新
D.自我提高
13.两岸经济社会交流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从间接到直接、从单向到双向的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过程,已形成( )格局。
A.全方位
B.广范围
C.宽领域
D.多层次
14.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 )和( )“双轮驱动”。
A.科技创新
B.制度创新
C.技术创新
D.知识创新
15.后疫情时代,( )和( )遭遇逆流,科学人文交流和技术创新合作网络面临破裂风险。
A.文化多元化
B.政治多极化
C.经济全球化
D.科技全球化
三、判断题 (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16.遭遇很大的干扰与阻碍时,困难无法克服,两岸同胞交流合作可以停止和间断。( )
17.在国际大气候和台湾岛内小气候影响下,民进党当局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加紧与外部反华势力勾连聚合,企图挑战我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底线,严重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两岸同胞切身利益。( )
18.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势力。( )
19.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
20.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形势与政策(5)》在线平时作业3-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 )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A.2025
B.2020
C.2035
D.2022
2.()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改革开放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2021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行。乡村振兴促进法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总结了这些年来我国“三农”工作的法治实践,是一部“三农”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
A.6 月 1 日
B.7 月 1 日
C.8 月 1 日
D.9 月 1 日
4.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要加强基础学科建设,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以( )带动基础研究。
A.科技研究
B.应用研究
C.实践研究
D.创新研究
5.党的力量来自( )
A.理论
B.组织
C.实践
D.群众
6.( )年,针对当时党和红军中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及其危害,毛泽东在古田会议上提出,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解决思想上入党的问题,从而创造性地开启了思想建党的先河。
A.1929
B.1930
C.1927
D.1931
7.科技自立自强为统筹发展和安全提供坚强有力的“筋骨”支撑,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 )。
A.外在动力
B.关键动力
C.重要动力
D.内生动力
8.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三个不合格”不包括以下哪项( )。
A.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是不合格的高校
B.不重视本科教育的校长是不合格的校长
C.不参与本科教育的教授是不合格的教授
D.不注重本科教育的领导是不合格的领导
9.要推进“四个回归”,把( )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A.价值观念的宣传和引领
B.科研成果的产出和转化
C.伦理道德的探讨和推广
D.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10.()是中国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
A.对党忠诚
B.正直清廉
C.无私奉献
D.不怕牺牲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11.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 )、( )、( ),这使得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站在理论的制高点上。
A.中国化
B.时代化
C.大众化
D.新颖化
12.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体现的是我们党初衷不改、本色不变的特质,展现的是党的强大的()。
A.思想优势
B.政治优势
C.精神特质
D.道德优势
13.要不断推动高等教育的思想创新、( )、( )和( ),更加自信地在世界舞台、国际坐标和全球格局中去谋划发展,参与竞争和治理。
A.形式创新
B.理念创新
C.方法技术创新
D.模式创新
14.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目标是( ),最佳方案是( )。
A.和平统一
B.融合发展
C.一国两制
D.排除干扰
15.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 )、( )、( )各领域。
A.基础教育
B.职业教育
C.成人教育
D.高等教育
三、判断题 (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16.健全科技人才评价体系,需要完善以坚守学术诚信为基础,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释放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围绕重要学科领域和创新方向完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发现机制,培育锻炼一批青年科技人才。( )
17.坚持以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实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 )
18.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从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到稳居世界第一经济体。( )
19.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
20.顽强拼搏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