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经济学》在线平时作业12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假定目前的失业率是6%,通货膨胀率是1.5%,社会可以接受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分别为4%。根据菲利普斯曲线,政府应该()
A.采用收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B.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收缩性的货币政策
C.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假定其它条件不变,储蓄(S)与国民收入(Y)的关系是
A.S与Y反方向变化
B.S与Y正方向变化
C.S不受Y的影响
3.耐用商品需求波动比非耐用商品需求波动大,原因是()
A.耐用商品往往是奢侈品,而奢侈品的需求比必需品的需求对收入更敏感
B.由定义可知耐用商品是“耐用”的,因此当收入水平下降时可以推迟购买
C.耐用商品在产出下降时变得很难获得,因为生产者在削减非耐用商品生产之前便削减了耐用商品的生产
D.耐用商品是昂贵的,所以在收入水平下降时人们首先减少的便是耐用商品的需求
4.已知某个经济实际的均衡国民收入是5000亿美元,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6000亿美元,投资乘数等于4。由此可以断定,这个经济的()
A.通货膨胀缺口等于1000亿美元
B.通货紧缩缺口等于1000亿美元
C.通货紧缩缺口等于2500亿美元
5.设想经济已进入衰退以后的恢复时期,则在最初阶段,下列哪一项不是其特点
A.总需求增加
B.收入增加
C.通货膨胀加剧
D.企业和消费者持乐观预期
6.当一个行业由自由竟争演变成垄断行业时,则( )
A.垄断市场的价格等于竞争市场的价格
B.垄断市场的价格大于竞争市场的价格
C.垄断市场的价格小于竞争市场的价格
D.垄断价格具有任意性
E.以上说法都不对
7.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时( )
A.厂商一定能获得超额利润
B.厂商一定不能获得超额利润
C.只能得到正常利润
D.获取得超额利润、发生亏损及获得正常利润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8.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住宅投资变化将具有以下特征()
A.与居民平均收入变化负相关,与利率正相关
B.与居民平均收入变化正相关,与利率负相关
C.与居民平均收入变化正相关,与利率正相关
D.与居民平均收入变化负相关,与利率负相关
9.菲利普斯曲线表明,要压低失业率,就不得不付出下述代价
A.通货膨胀上升
B.政府预算赤字增大
C.利息率上升
10.在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的时候,边际消费倾向等于
A.20%
B.80%
C.30%
二、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1.不论是商品数量还是商品价格的变化都会引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
12.中央银行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时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债券
13.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说明厂商必定得到了最大利润
14.因为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执行起来更快,因此不存在作用的时滞问题
15.没有预料到的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
16.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固定成本都是“u”型曲线
17.圣诞节前市场活动的繁荣不能称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18.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因为厂商无法影响价格.所以不论在短期还是在长期,价格 由线都不会移动
19.假定其它条件不变,消费的增加将引起总需求曲线向上移动,从而导致均衡国民收入的增加
20.如果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平均消费倾向也将递减
《经济学》在线平时作业2-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已知某个国家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时是2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扣是300亿美元,这样,这个国家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A.500亿和200亿美元
B.2500亿和2200亿美元
C.500亿和300亿美元
2.如果生产要素的供应是完全缺乏弹性的话( )
A.均衡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决定的
B.均衡价格是不存在的
C.均衡价格是由供应曲线决定的
D.上述说法都不对
3.耐用商品需求波动比非耐用商品需求波动大,原因是()
A.耐用商品往往是奢侈品,而奢侈品的需求比必需品的需求对收入更敏感
B.由定义可知耐用商品是“耐用”的,因此当收入水平下降时可以推迟购买
C.耐用商品在产出下降时变得很难获得,因为生产者在削减非耐用商品生产之前便削减了耐用商品的生产
D.耐用商品是昂贵的,所以在收入水平下降时人们首先减少的便是耐用商品的需求
4.假定国民收入原来的均衡被投资的增加所打破,在国民收入形成新的均衡的时候,国民收入
A.减少了
B.增加了
C.没变化
5.当一个行业由自由竟争演变成垄断行业时,则( )
A.垄断市场的价格等于竞争市场的价格
B.垄断市场的价格大于竞争市场的价格
C.垄断市场的价格小于竞争市场的价格
D.垄断价格具有任意性
E.以上说法都不对
6.经济学家认为的超额利润是剥削主要基于( )
A.超额利润是创新的报酬
B.超额利润是垄断利润
C.超额利润是承担风险的报酬
D.超额利润是收益超过会计成本的部分
7.如果中央银行认为通货膨胀压力太大,其紧缩政策为
A.在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
B.迫使财政部购买更多的政府债券
C.在公开市场出售政府债券
D.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8.通常认为紧缩货币的政策是
A.提高贴现率
B.增加货币供给
C.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D.央行增加购买政府债券
9.在其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的不断增加,总产量( )
A.一直增加
B.一直减少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
10.在二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国民生产净值等于
A.C+I
B.C+I+G
C.C+I+G+X-M
二、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1.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可变成本等于边际成本
12.居民拿到的收入不一定都是他们挣到的
13.充分就业意味着失业率为零
14.因为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执行起来更快,因此不存在作用的时滞问题
15.如果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平均消费倾向也将递减
16.圣诞节前市场活动的繁荣不能称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17.从长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零时,消费支出为正数
18.在一个完全竞争的行业中,对于进入该行业不存在限制
19.如果连续的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产量将不断的递增,边际产量在开始时 递增,然后趋于递减
20.家庭主妇提供劳务应得的收入,构成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
《经济学》在线平时作业3-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在二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国民生产净值等于
A.C+I
B.C+I+G
C.C+I+G+X-M
2.经济增长的最佳定义是
A.投资和资本量的增加
B.因要素供给增加或生产率提高使潜在的国民收入有所提高
C.实际国民收入在现有水平上有所提高
D.人均货币收入的增加
3.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意味着()
A.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在更高的水平上并存
B.必须用更高的通货膨胀率才能换取某一失业率
C.答案A和B所表示的情形
4.下列哪一项不是经济周期的阶段?
A.萧条
B.复苏
C.通货膨胀
D.繁荣和危机
5.某厂商把自己的1万美元用于投资,在货币利息率为6%的情况下,它的投资成本是
A.0
B.介于0和600美元之间
C.600美元
6.在平均储蓄倾向等于-10%的时候,平均消费倾向等于
A.10%
B.110%
C.90%
7.货币国民生产总值随着下述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A.商品的数量
B.商品的价格
C.商品的数量与价格
8.在哪种情况下经济学家认为见机而行的财政政策能稳定经济()
A.预算每年平衡
B.预算连年赤字
C.衰退时出现赤字,通胀时出现盈余
D.衰退时出现盈余,通胀时出现赤字
9.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
A.大于1
B.小于1的正数
C.等于1
10.如果厂商使用两种互补的生产要素Z1和Z2,厂商对Z1的长期需求曲线 []
A.当Z1价格上涨时,曲线将向左下方移动
B.当Z2价格上涨时,曲线将向右下方移动
C.在Z2的数量固定时,这条曲线是对Z1的边际收益曲线
D.Z1的边际收益曲线变得更为平坦
E.上述说法均不准确
二、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1.不论是完全竞争还是垄断竞争,厂商在长期里得到的只能是正常利润
12.需求不足的失业是一种自愿失业
13.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在波动范围和延续时间上是相等的
14.个人收入等于消费与储蓄之和
15.确切地说,当实际GNP 的增长低于2%时,表明发生了经济衰退
16.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 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
17.转移支付增加一美元对总需求的影响总是与政府支出增加一美元相同
18.货币政策对付通货膨胀比对付经济衰退更为有效,因为中央银行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时,商业银行必须紧缩信贷,而中央银行增加准备金时,商业银行不必扩张信贷
19.两条无差异曲线的交点所表示的商品组合,对于同一个消费者来说具有不同的效用
20.在同一个坐标平面内,消费曲线的位置和形状一旦确定,储蓄曲线的位置和形状随之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