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环境工程》在线平时作业1 2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6 道试题,共 30 分)
1.厌氧生化法与好氧生化法相比具有的优点:()
A.负荷低;
B.剩余污泥量多,且其浓缩性、脱水性良好;
C.氮、磷营养需要量较大;
D.厌氧处理过程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2.以下正确的说法:()
A.声音响亮的程度由声压级和频率两因素共同决定。
B.声音响亮的程度由声强和声强级两因素共同决定。
C.声音响亮的程度由声压和声压级两因素共同决定。
D.声音响亮的程度由声功率和声功率级两因素共同决定。
3.下面错误的说法:()
A.天然水体的pH一般在6~9之间;
B.饮用水的适宜pH应在5.5~6.5之间;
C.生活污水一般呈弱碱性;
D.大气中的污染物质如SO2、NOx等也会影响水体的pH;
4.远洋焚烧是利用焚烧船在远海对固体废物进行焚烧处置的一种方法,适于处置()
A.各种含氯有机废物
B.生物战剂、化学战剂或放射性战剂
C.强放射性废物
D.永久性惰性漂浮物质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多个旋风除尘器可以组合起来使用,串联组合的目的是增大气体的处理量。
B.多个旋风除尘器可以组合起来使用,并联组合的目的是提高除尘效率。
C.多个旋风除尘器可以组合起来使用,串联组合的目的是提高除尘效率。
D.多个旋风除尘器可以组合起来使用,串联组合的目的是降低系统阻力。
6.电子束脱硫技术的特点中不包括:()
A.可同时脱硫脱硝。
B.投资较高。
C.副产物可用作肥料,无废渣排放。
D.运行电耗高。
二、多选题 (共 6 道试题,共 30 分)
7.多孔材料吸声的必要条件:()
A.材料有大量空隙
B.密度高
C.孔隙深入材料内部
D.空隙之间互相连通
8.大气中的不定组分包括:()
A.大气中的尘埃
B.氮氧化物
C.硫氧化物
D.二氧化碳
9.活性污泥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是:()
A.废水中含有足够的不溶性易降解有机物,作为微生物生理活动必需的营养物质;
B.混合液含有足够的溶解氧;
C.活性污泥在池内呈沉淀状态,能够充分与废水相接触;
D.活性污泥连续回流、及时地排除剩余污泥,使混合液保持一定浓度的活性污泥;
10.富营养物质包括()
A.氮
B.钾
C.硫
D.维生素
11.森林具有的功能:()
A.涵养水源
B.调节气候
C.消减污染
D.保持生物多样性
12.影响稀硝酸吸收废气脱硝法吸收效率的因素:()
A.温度降低,吸收效率急剧增大。
B.适当加入氢氧化钠可增大吸收率。
C.吸收率随压力升高而增大。
D.吸收率随硝酸浓度增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
三、判断题 (共 8 道试题,共 40 分)
13.深井灌注方法主要用来处置那些实践证明难于破坏,难于转化,不能采用其他方法处理、处置,或者采用其他方法处置费用昂贵的废物。
14.人工合成有机物毒性很小。
15.砷、硒因其危害特性与重金属相近,故在环境科学中常将其列入重金属范畴。
16.工业冷却水排入海洋中能提高局部海区的水温,对海洋环境是有利的。
17.我国的水资源并不贫乏,约为28124.4亿m3,其降水量为60000亿立方米左右,相当于全球陆地总降水量的5%,占世界第三位。
18.微穿孔板结构的吸声性能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微孔的大小和间距影响微穿孔板的吸声系数。
19.分级效率是指除尘器对某一粒径dp或某一粒径范围Δdp的粉尘的捕集效果。
20.水体中需氧有机物越多,耗氧也越多,水质也越差,说明水体污染越严重。
《环境工程》在线平时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6 道试题,共 30 分)
1.挥发硫包括:()
A.无机硫和有机硫
B.无机硫、有机硫和硫酸盐硫
C.有机硫和硫酸盐硫
D.无机硫和硫酸盐硫
2.在()的中上部,由于受阳光紫外线辐射,使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O3而形成了臭氧层。
A.对流层
B.平流层
C.电离层
D.中间层
3.热污染的主要危害有以下几点:()
A.水温升高会使水体溶解氧浓度升高;
B.水温升高会加快藻类繁殖;
C.水温升高可导致水体中的化学反应变慢;
D.水温升高会减缓细菌生长繁殖;
4.随着化石燃料种类的不同,燃烧生成的NOx的数量也随之变化,通常按获得同样的能量计算,NOx的排放量以()最多,()居次,而()相对较少。
A.液体燃料油 气体燃料 固体燃料煤
B.气体燃料 液体燃料油 固体燃料煤
C.液体燃料油 固体燃料煤 气体燃料
D.气体燃料 固体燃料煤 液体燃料油
5.下面错误的说法:()
A.天然水体的pH一般在6~9之间;
B.饮用水的适宜pH应在5.5~6.5之间;
C.生活污水一般呈弱碱性;
D.大气中的污染物质如SO2、NOx等也会影响水体的pH;
6.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A.粉尘随着比表面积减小、含水量减少及温度升高,其荷电量增加。
B.粉尘随着比表面积增大、含水量减少及温度升高,其荷电量增加。
C.粉尘随着比表面积增大、含水量减少及温度降低,其荷电量增加。
D.粉尘随着比表面积增大、含水量增大及温度升高,其荷电量增加。
二、多选题 (共 6 道试题,共 30 分)
7.影响稀硝酸吸收废气脱硝法吸收效率的因素:()
A.温度降低,吸收效率急剧增大。
B.适当加入氢氧化钠可增大吸收率。
C.吸收率随压力升高而增大。
D.吸收率随硝酸浓度增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
8.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的区别:()
A.好氧堆肥温度高,厌氧堆肥温度低;
B.好氧堆肥基质分解比较彻底,厌氧堆肥分解不够充分;
C.好氧堆肥堆制周期短,厌氧堆肥堆制周期长;
D.好氧堆肥异味小,厌氧堆肥异味浓烈;
9.焚烧法是一种热化学处理过程,其特点包括:()
A.能迅速大幅度地减容;
B.可彻底消除有害细菌和病毒,破坏毒性有机物;
C.回收能量及副产品;
D.残渣稳定安全;
10.滤料的性能对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影响极大,应具有()特点。
A.容尘量大
B.阻力和吸湿性小
C.耐温耐腐
D.使用寿命长
11.我国于80年代中期提出的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的技术政策包括()
A.“无害化”
B.“减量化”
C.“资源化”
D.“快速化”
12.多孔材料吸声的必要条件:()
A.材料有大量空隙
B.密度高
C.孔隙深入材料内部
D.空隙之间互相连通
三、判断题 (共 8 道试题,共 40 分)
13.深井灌注方法主要用来处置那些实践证明难于破坏,难于转化,不能采用其他方法处理、处置,或者采用其他方法处置费用昂贵的废物。
14.未经处理的生活废水一般不能直接用于农业灌溉,需经处理后才能进行排放。
15.分级效率是指除尘器对某一粒径dp或某一粒径范围Δdp的粉尘的捕集效果。
16.工业冷却水排入海洋中能提高局部海区的水温,对海洋环境是有利的。
17.高分子混凝剂易受pH、温度、共同存在的其它盐类的影响。
18.酸与碱同时进入同一水体,因中和作用而自净了,从而不会形成对水体的污染。
19.一般要求隔声材料要厚、重、密实。
20.上个世纪80年代科学家首次发现臭氧空洞,随后制定的《京都议定书》要求各国减少对氟里昂等制冷剂的使用,以保护臭氧层。
《环境工程》在线平时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6 道试题,共 30 分)
1.下面正确的说法:()
A.垃圾焚烧炉炉膛烟气温度一般控制在150~250℃。
B.垃圾焚烧炉炉膛烟气温度一般控制在250~350℃。
C.垃圾焚烧炉炉膛烟气温度一般控制在350~450℃。
D.垃圾焚烧炉炉膛烟气温度一般控制在850~950℃。
2.以下关于热解错误的说法:()
A.热解是在缺氧条件下,使可燃性固体废物在高温下分解的过程。
B.热解是吸热过程。
C.热解的结果产生大量的废气和部分废渣,环保问题严重。
D.热解的结果可产生可燃气、油等。
3.全球沙漠化的最严重的地区:()
A.以撒哈拉沙漠为中心的非洲地区
B.以塔库拉玛干沙漠为中心的中国
C.以索诺拉沙漠为中心的北美地区
D.以大沙漠为中心的澳洲地区
4.土地耕作处置地温必须保持在()
A.0℃以上
B.0℃以下
C.0℃左右
D.任意温度
5.以下错误的说法是:()
A.NO2与SO2共存时,其对人体的危害远大于NO2单独存在时。
B.NO2与悬浮颗粒物共存时,其对人体的危害远大于NO2单独存在时。
C.SO2和悬浮颗粒物共存时,其对人体的危害远大于SO2单独存在时。
D.NO2与SO2和悬浮颗粒物共存时,其对人体的危害小于NO2单独存在时。
6.封场是土地填埋操作的最后一环,封场的目的是:()
A.保护地下水免受污染。
B.及时排出产生的气体。
C.获得最大的生物降解率。
D.通过填埋场地表面的修筑来减少侵蚀并最大限度排水。
二、多选题 (共 6 道试题,共 30 分)
7.我国于80年代中期提出的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的技术政策包括()
A.“无害化”
B.“减量化”
C.“资源化”
D.“快速化”
8.温室气体包括:()
A.二氧化碳
B.氮氧化物
C.甲烷
D.硫氧化物
9.影响稀硝酸吸收废气脱硝法吸收效率的因素:()
A.温度降低,吸收效率急剧增大。
B.适当加入氢氧化钠可增大吸收率。
C.吸收率随压力升高而增大。
D.吸收率随硝酸浓度增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
10.焚烧法是一种热化学处理过程,其特点包括:()
A.能迅速大幅度地减容;
B.可彻底消除有害细菌和病毒,破坏毒性有机物;
C.回收能量及副产品;
D.残渣稳定安全;
11.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A.以精耕法代替传统耕作,加上工业化耕作的辅助;
B.大量游客的出现;
C.工业、交通以及能源部的政策;
D.以经济考虑作为林业管理的重心。
12.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A.污染大气
B.污染土壤
C.污染水体
D.侵占土地
三、判断题 (共 8 道试题,共 40 分)
13.过滤中和法常以块状的石灰石、大理石、白云石或电石渣等作为中和的滤料。
14.与厌氧生物处理相比,好氧生物处理由于有氧作为氢受体,有机物转化速率快,需要时间短。
15.1970年巴西总统为了解决东北部的贫困问题,做出了开发亚马逊地区的正确决策。
16.高分子混凝剂易受pH、温度、共同存在的其它盐类的影响。
17.深井灌注方法主要用来处置那些实践证明难于破坏,难于转化,不能采用其他方法处理、处置,或者采用其他方法处置费用昂贵的废物。
18.燃烧是吸热过程,而热解是放热反应。
19.把危险废物和各种工业垃圾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改善了这些地区人民的经济状况生活。
20.安全土地填埋主要用于处置城市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