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安全心理学》在线平时作业1 2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
1.不能改善不良的人际关系的途径有( )
A.增加交往,沟通情感
B.珍视友谊,增强信任
C.共同学习,交换意见
D.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心理学的对象是人的( )
A.心理现象
B.心理过程
C.理性活动
D.情绪活动
3.从颜色对人心理影响的角度出发所制定的安全色中,用( )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
A.红
B.黄
C.蓝
D.绿
4.马斯洛把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称作( )
A.尊重的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成长的需要
5.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 )
A.需要
B.责任
C.诱因
D.环境
6.身体瘦弱或筋骨单薄不适宜的工作有()。
A.建筑工、矿工、搬运工
B.画工、摄影师、信号员
C.试验工、电工
D.秘书、会计
7.个性倾向性特征主要包括( )
A.感知、记忆、想像、思维
B.能力、气质、性格
C.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D.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8.的生物节律在体力、情绪、智力的周期分别为( )。
A.23天、24天、27天
B.23、28、33
C.22、24、33
D.23、28、32
9.身体瘦弱或筋骨单薄不适宜的工作有( )。
A.建筑工、矿工、搬运工
B.画工、摄影师、信号员
C.试验工、电工
D.秘书、会计
10.从颜色对人心理影响的角度出发所制定的安全色中,用( )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
A.红
B.黄
C.蓝
D.绿
11.从人体机能的一天变化情况及工作日中事故频发大概时间段为( )
A.7~10时
B.11~14时
C.14时~17时
D.17时~19时
12.关于事故的特征错误的是( )
A.事故发生在人们有目的的行动之中
B.事故是随机事件
C.事故是不可避免的
D.事故是绝对的
13.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
A.原型
B.定势
C.迁移
D.原型启发
14.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级的形式是( )
A.表象
B.想像
C.意识
D.思维
15.心理是人脑对( )。
A.客观现实像镜子一样的反映
B.客观现实被动的反映
C.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D.客观现实原原本本的反映
二、判断题 (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16.凡是使人烦恼的、厌烦的、不愉快的、不需要的声音都叫噪声。
17.心理物理学方法是研究和揭露主观如何反映客观存在的一种手段。( )
18.现代心理学为弄清所要研究行为的刺激条件,弄清刺激条件和行为的函数关系而采取的实验方法,不外乎是自然科学普遍使用的实验法或条件分析法。( )
19.积极诱因使个体产生积极行为,趋向或接近某一目标;消极诱因则使个体产生负性行为,远离或回避某一目标。( )
20.每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都是独一无二的,它是一种不稳定的类型特征。( )
《安全心理学》在线平时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
1.从人体机能的一天变化情况及工作日中事故频发大概时间段为( )
A.7~10时
B.11~14时
C.14时~17时
D.17时~19时
2.“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我”。有这种想法的人存在的是一种( )
A.侥幸心理
B.麻痹心理
C.懒惰心理
D.逆反心理
3.人舒适的温度、湿度分别是( )。
A.21±3℃;40%-70%
B.21±3℃;40%-60%
C.20±3℃;40%-70%
D.20±3℃;40%-60%
4.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 )
A.需要
B.责任
C.诱因
D.环境
5.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
A.原型
B.定势
C.迁移
D.原型启发
6.关于事故的特征错误的是()
A.事故发生在人们有目的的行动之中
B.事故是随机事件
C.事故是不可避免的
D.事故是绝对的
7.关于应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应激是在系统偏离最佳状况时出现的
B.应激是环境要求与操作者能力之间能力不平衡引起的
C.人们在同量的负荷情况都会产生应激
D.应激的产生有动机因素的作用
8.马斯洛把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称作( )
A.尊重的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成长的需要
9.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 )
A.可能选择
B.犹豫不决
C.回避这项任务
D.坚决选择
10.从颜色对人心理影响的角度出发所制定的安全色中,用( )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
A.红
B.黄
C.蓝
D.绿
11.关于事故的特征错误的是( )
A.事故发生在人们有目的的行动之中
B.事故是随机事件
C.事故是不可避免的
D.事故是绝对的
12.不能改善不良的人际关系的途径有( )
A.增加交往,沟通情感
B.珍视友谊,增强信任
C.共同学习,交换意见
D.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3.不是按人际关系的范围分类的是( )
A.两人之间的关系
B.个人与团体的关系
C.个人与组织的关系
D.纵向关系
14.从颜色对人心理影响的角度出发所制定的安全色中,用( )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
A.红
B.黄
C.蓝
D.绿
15.的生物节律在体力、情绪、智力的周期分别为( )。
A.23天、24天、27天
B.23、28、33
C.22、24、33
D.23、28、32
二、判断题 (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16.性格是个性的核心,它是个体社会行为特征,他影响个体的人际关系、活动效果以及事业的成败,受社会的评价,有好坏之分。
17.从色彩的心理效应角度来讲,暖色调会使人感觉兴奋,从而激发人潜在的心理情感,使人情绪饱满,工作精力充沛;冷色调给人以沉静,从而抑制人的情感,使人冷静地思考。
18.心理物理学方法是研究和揭露主观如何反映客观存在的一种手段。( )
19.对于任何种类的工作,能力低的人总比能力高的人容易发生事故
20.性格是由遗传来决定的,性格是不可改变的。( )
《安全心理学》在线平时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
1.人际关系对安全的影响( )
A.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B.改变不良行为,陶冶性情。
C.群体的绩效。
D.增加交往,沟通情感。
2.关于事故的特征错误的是( )
A.事故发生在人们有目的的行动之中
B.事故是随机事件
C.事故是不可避免的
D.事故是绝对的
3.个性倾向性特征主要包括( )
A.感知、记忆、想像、思维
B.能力、气质、性格
C.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D.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4.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 )
A.认知能力
B.操作能力
C.社交能力
D.模仿能力
5.从颜色对人心理影响的角度出发所制定的安全色中,用( )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
A.红
B.黄
C.蓝
D.绿
6.关于事故的特征错误的是()
A.事故发生在人们有目的的行动之中
B.事故是随机事件
C.事故是不可避免的
D.事故是绝对的
7.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
A.原型
B.定势
C.迁移
D.原型启发
8.关于应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应激是在系统偏离最佳状况时出现的
B.应激是环境要求与操作者能力之间能力不平衡引起的
C.人们在同量的负荷情况都会产生应激
D.应激的产生有动机因素的作用
9.人舒适的温度、湿度分别是()
A.21±3℃;40%-70%
B.21±3℃;40%-60%
C.20±3℃;40%-70%
D.20±3℃;40%-60%
10.关于应激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应激是在系统偏离最佳状况时出现的
B.应激是环境要求与操作者能力之间能力不平衡引起的
C.人们在同量的负荷情况都会产生应激
D.应激的产生有动机因素的作用
11.心理是人脑对( )。
A.客观现实像镜子一样的反映
B.客观现实被动的反映
C.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D.客观现实原原本本的反映
12.从颜色对人心理影响的角度出发所制定的安全色中,用( )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
A.红
B.黄
C.蓝
D.绿
13.关于意志过程的特点说服错误的是( )
A.有着明确的预定目的
B.以固定行为为基础
C.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D.与客服困难紧紧相连
14.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 )
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
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
C.动机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
15.从人体机能的一天变化情况及工作日中事故频发大概时间段为( )
A.7~10时
B.11~14时
C.14时~17时
D.17时~19时
二、判断题 (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16.安全心理学就是以生产劳动中的人为对象,从保证生产安全、防止事故、减少人身伤害的角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
17.情绪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按情绪的体验可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
18.对于任何种类的工作,能力低的人总比能力高的人容易发生事故( )
19.根据凭借物或形态的不同可将思维划分为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
20.现代心理学为弄清所要研究行为的刺激条件,弄清刺激条件和行为的函数关系而采取的实验方法,不外乎是自然科学普遍使用的实验法或条件分析法。( )